不知不觉,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陕西队列的随访工作已经开展四周,各位调查员也从一开始随访小白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能够自如面对突发情况,积累了更充分的随访工作经验。
为树立学习榜样,彰显先进力量,激发团队活力,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随访团队经组内评选与综合评估,本周共评选“优秀之星”2名,“优秀调查员”8名。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感悟榜样的力量吧!
1组 张萃萍 |
在本周的工作中,我体会到及时总结成功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成功案例中总结出的经验能够提高受访率,使受访者更加信任调查员,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点心得: 1. 在受访者提出忘记参加过基线调查时,可以说:“我们的调查是关于您这四年来的健康状况变化的,不会涉及到您的隐私。”这样可以迅速将话题转移到随访的具体问题上。 2. 因为网站跳转较慢,所以在随访之前提前了解受访者基线调查是是否喝茶或咖啡以及受否抽烟喝酒,这样可以避免在表单跳转不及时时卡壳。
|
2组 王蕾 |
在这一周中,每天基本上有3-4小时的工作时间,刚开始觉得任务很重,加上总是被拒绝,有的时候甚至会遇到脾气很差的随访对象,因此会有种挫败的感觉;但逐渐就熟悉了这种工作的常态,也学会了不被他人的言语来左右自己的情绪,不把一些不好的情绪带到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去。更重要的是,当你不把一次电话随访当作一个任务,而是一个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次我的随访对象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随访结束时她对我说“谢谢你啊好孩子,谢谢你的关心”,我一时间觉得很感动,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忽视了对于独居老人的关爱,我们通常觉得人年纪大了话就变少了,其实并不是,而是倾听他们说话的人少了,或许陌生人的几句关怀的话就能让他们开心很多。就像说的那样“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通过这几天的随访,我对于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
3组 凯迪日耶·凯赛尔 |
通过两周的随访工作之后,我感觉现在已经没有像之前的那么恐惧了。最开始我会因为随访对象的一些言语感到有点焦虑,但是我每次给组长反馈问题组长都会非常耐心的指导我。我就开始大胆的打电话,耐心的解释我们本次随访工作的性质和目的,大家的接受度也较前两周有很大的改善。 本周因为提问语言及方式的问题遇到了一些小瓶颈,我及时得向质控组和组长反应问题,他们都给我发了新的语言指导,我再用自己的方式结合新的语言指导改善了提问方式,发现接受度很高。非常感谢组长和质控组及时的帮我解决了问题。 我想如果我们调查员随访的界面能按照年龄段分类我觉得会很好,比如以55岁为分界线,55以上的人群在同一页,55以下的人群在同一页,工作日我们只给55以上也就是说给退休的人员打电话,周末重点给55以下的人员打电话。因为工作日给正在工作的对象打电话成功率太低了,不管什么时间段成功率都很低。反而在周内55岁年龄段的成功率很高。这周我一直按照这个方式打电话,但是要翻看每个人的年龄太花费时间了,因为需要一个一个找,如果能实现希望考虑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