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陕西队列的随访工作已经开展四周,各位调查员也从一开始随访小白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能够自如面对突发情况,积累了更充分的随访工作经验。
为树立学习榜样,彰显先进力量,激发团队活力,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随访团队经组内评选与综合评估,本周共评选“优秀之星”2名,“优秀调查员”8名。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感悟榜样的力量吧!
1组 张萃萍 |
在本周的工作中,我体会到及时总结成功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成功案例中总结出的经验能够提高受访率,使受访者更加信任调查员,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点心得: 1. 在受访者提出忘记参加过基线调查时,可以说:“我们的调查是关于您这四年来的健康状况变化的,不会涉及到您的隐私。”这样可以迅速将话题转移到随访的具体问题上。 2. 因为网站跳转较慢,所以在随访之前提前了解受访者基线调查是是否喝茶或咖啡以及受否抽烟喝酒,这样可以避免在表单跳转不及时时卡壳。
|
2组 王蕾 |
在这一周中,每天基本上有3-4小时的工作时间,刚开始觉得任务很重,加上总是被拒绝,有的时候甚至会遇到脾气很差的随访对象,因此会有种挫败的感觉;但逐渐就熟悉了这种工作的常态,也学会了不被他人的言语来左右自己的情绪,不把一些不好的情绪带到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去。更重要的是,当你不把一次电话随访当作一个任务,而是一个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次我的随访对象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随访结束时她对我说“谢谢你啊好孩子,谢谢你的关心”,我一时间觉得很感动,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忽视了对于独居老人的关爱,我们通常觉得人年纪大了话就变少了,其实并不是,而是倾听他们说话的人少了,或许陌生人的几句关怀的话就能让他们开心很多。就像说的那样“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通过这几天的随访,我对于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
3组 凯迪日耶·凯赛尔 |
通过两周的随访工作之后,我感觉现在已经没有像之前的那么恐惧了。最开始我会因为随访对象的一些言语感到有点焦虑,但是我每次给组长反馈问题组长都会非常耐心的指导我。我就开始大胆的打电话,耐心的解释我们本次随访工作的性质和目的,大家的接受度也较前两周有很大的改善。 本周因为提问语言及方式的问题遇到了一些小瓶颈,我及时得向质控组和组长反应问题,他们都给我发了新的语言指导,我再用自己的方式结合新的语言指导改善了提问方式,发现接受度很高。非常感谢组长和质控组及时的帮我解决了问题。 我想如果我们调查员随访的界面能按照年龄段分类我觉得会很好,比如以55岁为分界线,55以上的人群在同一页,55以下的人群在同一页,工作日我们只给55以上也就是说给退休的人员打电话,周末重点给55以下的人员打电话。因为工作日给正在工作的对象打电话成功率太低了,不管什么时间段成功率都很低。反而在周内55岁年龄段的成功率很高。这周我一直按照这个方式打电话,但是要翻看每个人的年龄太花费时间了,因为需要一个一个找,如果能实现希望考虑一下。
|
4组 孙奥 |
对于我来说,电话随访可谓是知易行难。看似简单的调查工作,背后却有不少的门道,考验着我各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换位思考的能力,随访时间的选择便是一处运用。在白天进行随访,往往与部分年轻受访人群工作时间重合;在晚上进行随访,又有不少人可能因为在外娱乐而没注意电话。于是后来我在一天选择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随访,一天下来号码的接通率总算有所提高。另一体现点便是认真做好准备,保证念对名字,并结合对方情况调整语气语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随访的有效和顺利。 在随访过程中,随机应变的能力极为重要,主要体现在询问过程中。问问题的先后顺序,问题的语言表达以及问问题的速度,都需要依照受访者的情况进行合适的调整。比如说有时候受访者赶时间,部分问题便可以联合起来问以节省受访者的时间。而遇到老人时,问问题就要更加亲和易懂。有时侯,受访者在回答某个问题时连带着另一方面的问题一起回答了,这时就需要及时衔接另一方面的详细问题,达到较好的效果。 最后,良好的心态也是保证随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随访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有人接通电话后在中途挂断,又或是连续几个电话都未接通,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败感。这时,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心态,继续随访工作,有可能,下一位受访者就会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 总之,电话随访提升了我各个方面的能力,参与这个项目让我的暑期时光变得更有意义。
|
5组 郭景彤 |
参与随访调查工作以来,我曾经遇到了很多我未曾想到的情况,有的坚称从未参与过调查,有的对我们调查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提出质疑,更多的人在听到询问住址等隐私问题时立生警觉,甚至挂断电话。在本周的社会实践工作中,我开始逐渐熟练应对各种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换位理解受访者的顾虑,耐心地解释受访者的各种质疑,灵活调整自己的话术,渐渐消除对方的反抗点。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礼貌耐心地配合我们的调查,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我也将不断改进提升自己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随后的随访任务。
|
6组 李婷婷 |
在前期的随访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因为号码属地,以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规定和监管等原因,电话接通的成功率低,电话卡被频繁停机,甚至在一天的几分钟内就被停了两次,这给我的随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上级领导添了很多麻烦,在此,我深感抱歉。不过我也在努力克服困难,新办理了西安卡,因为被频繁停机,两张卡同时打,一个卡被停机了又用另一个卡打……不过可喜可贺的是,这一周终于不再停机了,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停机,所以我的随访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正轨,对于随访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在随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问题:话术、提问的顺序等,我也不断地改进,随访更加得心应手。虽然还是总遇到别人不方便的时候,没有完成完整的随访,然后我的随访成功率似乎很低,但我会在一轮随访结束后,对于之前未成功随访的对象进行二次随访,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再接再厉,争取早日高质量完成所有随访指标。
|
7组 秦雅莉 |
本周所拨打电话接通的受访者大多比较年轻,在下午工作时间接通率与配合率较高。一般基线地址在西安的受访者会比较配合,有部分受访者基线地址不在西安市但是在交大一附院参与的基线调查,由于时间过长会对我们的调查存在疑虑,不太愿意配合。
|
8组 刘璇 |
在这短短几周的随访中,我感受到了随访工作的不易,平均每天三十个回访记录中,只有三到四个人会非常配合的参加随访工作。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队列人群对于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降的无奈。在我问到有无新增慢性病或体力活动情况时,很多人会叹着气回答道“年龄大了没办法,一老了啥问题都出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如今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
副组长 任俊杰 |
作为一名副组长,尽管没有亲身接触电话随访工作,我仍能感觉这是一个很艰巨、很繁杂的活。因此,我和组员交流的时候,会保持高度的耐心和温和,主动询问他们遇到的困难,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我时刻保持尽职尽责,每天按时登录随访系统,认真记录每位组员的随访数量和随访情况,定时反馈到群里以供大家了解目前的进度和随访情况。当遇到组员反馈的问卷出现未完成、未验证等信息时,我也会主动私下和组员交流,询问具体原因并予以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时候我夜里发完当天的随访情况后,为了鼓励大家,也会附带一些比较鼓舞组员的话语,比如“某某同学从始至终基本一直坚持随访工作,再接再厉”或是“某某同学这几天工作热情很高涨,效率非常高,希望大家向他学习”等。看似平凡的话,不仅饱含我对组员们的殷切希望,更会激发整个团队的斗志,无形推动了随访工作的进程。 我只是一名监督并且记录随访工作进程的副组长,论苦论累,我是不及奋斗在前线的电话随访工作者的,因为他们面临的突发情况和挑战更多。因此,我会更加竭尽全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积极与组员交流互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共同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 |
微信管理员 岳奥成 |
很荣幸被评为本周的优秀微信管理员。在这些时间的社会实践中,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近期的工作心得。 首先,作为一名微信管理员,我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添加愿意接受进一步调查的对象的微信,并将问卷二维码发送给对方,同时将随访对象的备注命名为编号加姓名,便于管理。所以任务可以分为两步,一步是添加微信,第二步是协助对象完成问卷。 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有些愿意接受进一步调查的对象不能及时接受好友申请,或者不懂得微信的操作,所以就需要我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提醒他们。因此,我也仔细看了随访计划调查书上的话术,并跟进群里的新话术,便于与对象交流。 然后是第二个问题。通常来说,我们只需要发送第一个问卷的二维码就可以让对象完成此问卷后点击进入下一个问卷。但有时调查对象不能及时填完所有问卷,等下一次扫描该二维码时,会显示问卷填写完毕,影响填写进度。所以我们要不时地进入系统查看他们填写的进度,及时将将要填写的问卷二维码更新跟进。与对象微信交流时语气要温和,隔一段时间提醒对象完成问卷也是必须的。 以上就是我的工作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 |
筑梦医心团队主要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本科生组成,挂靠宗濂书院,致力于探索由医学生发挥主要作用的中国农村范防控体系,并在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项目组的指导下开展人群队列随访调研工作。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将聚焦西北人群健康问题,针对陕西队列4万余名队列成员开展随访工作,构建高质量队列研究现场,为大型队列随访工作的进行提供新的实践经验。
图文 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电话随访团队